新笔趣阁 > 人仙百年 > 第13章 三婶惠子

第13章 三婶惠子


一个月后,2月18日,距离春节还剩下五天,秦汉旭带着个年轻的日本女人进了家门。
        此人名叫“惠子”,身材苗条,容貌秀丽,身穿和服,面上带着谦卑的笑容,小心翼翼的一路鞠躬,生怕被人撵出家门。
        秦兆吉和秦张氏看得目瞪口呆,想要骂秦汉旭,却又张不开口。
        这时候,秦汉旭笑嘻嘻的道“爹,娘,我现在有官身了,你们可得给我留点儿面子。”
        秦兆吉冷哼道“你做了什么官还不让人骂了”
        “嘿嘿,我现在是军需署的副署长,常驻魔都,采购物资。”
        “这是几品官”
        “爹,如今是民国了,官员不分品级。要是搁以前的话,大概是七品官。”
        “七品好吧,那也是官身了”
        秦家没有人做官,如果按以前的规矩,见了七品县太爷,那是要下跪的。虽然说现在是民国了,当官的身份依然高人一等。
        更主要的是,秦兆吉不忍再苛责儿子,既然媳妇进了门,只能咬着牙认了。
        从这天开始,秦家大院多了一个来自日本的小媳妇。
        几次家宴之后,惠子的情况渐渐展露出来。
        惠子全名“井上惠子”,日本关东千叶县人,会讲汉语,虽然不太流利,但可以交流。她说自己有中国血统,祖上是宋朝过去的汉人。她的父亲在千叶大学教书。她毕业于上野商务专门学校,偶然结识了秦汉旭,便喜欢上他了。这次她跟着来到魔都,想在这里开一家书店,可惜还没有凑够资金。
        按理说,秦家的产业,也有秦汉旭的一份。不过,秦家经过秦汉良炒股大亏之后,虽然纱厂渐渐恢复了元气,但老爷子一下子拿不出太多钱。
        于是乎,二哥秦汉承又一次挺直腰杆,说可以借一万大洋给老三。
        惠子十分欢喜,连连鞠躬致谢。
        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虑,在秦笛和朱婉两人的劝说下,秦汉承没再去银行上班,而是去魔都华商交易所,弄了个独立经纪人的席位。
        所谓独立经纪人,就是自己开拓市场,为自家公司服务的经纪人。
        华商交易所交易的不仅仅是股票,还有期货物资和债券。比如说棉花,可以提前几个月锁定价格。再比如粮食,也可以进行期货交易。早在1848年,美国就有了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华商交易所的规模虽然没那么大,发现价格也没那么及时,但是可以互通信息,及时掌握价格变化。
        换句话说,秦汉承主要负责锁定纱厂和粮食的买卖价格,至于说具体的经营,则由下面的经理负责。
        这样一来,秦兆吉和秦汉良只管生产棉纱,心情放松了许多,没那么担心焦虑了。
        粮行的经理人是秦笛选定的,此人名叫“朱轼”,乃是朱婉的远房表兄,虽然没有多高的学历,但有十几年的生意经,人品也信得过。
        其实,粮行并不是赚钱的大头,秦家真正盈利的乃是药厂。
        经过两三年的努力,朱婉手底下有三家药业公司,一个叫“国泰化工厂”,专门生产乙酸酐、柠檬酸等原料;一个叫“国泰制药厂”,专门合成“天凉片”,也就是阿司匹林;还有一个叫“国泰药业进出口公司”,挂羊头卖狗肉,专门负责经销药物。等到将来,这三家厂子合起来,就可以组成“国泰药业”的大公司了。
        除此之外,朱婉还掌管着慈安堂和一个小型的医药研究所。
        秦汉良知道药厂的存在,但不清楚账目的具体情况。
        他知道朱婉赚钱了,却不晓得赚了多少。
        这时候,天凉片已经卖到了全国各大城市,每个月的收入高达五万银元。
        对于大水一样流淌进来的钱财,朱婉早已经麻木了。
        她只对治病救人感兴趣,对钱财没有太多的想法,恨不能压低价格,将“天凉片”卖给每个病人。
        随着秦笛一天天长大,话语权逐渐提升,朱婉开始放权,将经营药厂的事交给他去管。
        她给儿子请了两个保镖,然后任凭他随意折腾。
        她并不知道,这些年里,儿子一直在潜心修炼,身体发生了质的变化。
        秦笛修炼的真气逐渐增多,聚集在拳头上,能一拳击碎鹅卵石,散布于皮下,则形同于金钟罩铁布衫,如果跟人交手,十来个大汉近不了身。
        然而他从不展示自己的功力,因为他觉得自己的境界太低了。
        1912年2月12日,裕隆太后代替皇上溥仪,颁布了清帝退位诏书,授袁世凯全权组阁临时政府。3月10日,袁世凯在上京正式出任临时大总统。参议院迁往上京。5月临时参议院决议,国会采用两院制,分成参议院和众议院。
        这时候,秦笛依然自由自在,没有去上学。他将主要精力放在医药研究所。
        研究所聘请了五个人,两个化学家,一个生理学家,一病理专家,还有一个细菌学家,再加上朱婉这个医生,和秦笛自己,总共七个人。
        生理学家和病理学家另有专职工作,他们是圣约翰大学的教授,只在业余时间前来研究所。
        也就是说,研究所主要研究人员只有三位,分别叫黄仁茂,张谦伦,洪世宝,都是年轻人,国内培养的大学生,没有留过洋。但凡留过洋的人,一个个心高气傲,也不会来这个小型的研究所任职。
        秦笛跟他们签了五年的协议,第一年的月薪150大洋,以后每年增加10,但没有研究成果的署名权。
        三人大喜,欣然同意,因为这算是极高的工资了,换到别处,连一半都拿不到。
        要知道,这年月的平均薪水很低。1912年鲁迅从日本回国,每个月的工资只有30元他可是留过洋的
        至于说不能署名,那也无所谓了
        虽然说做研究很辛苦,但是谁能保证,年内,就一定能出成果呢
        想出成果可不容易这是在落后的旧中国,一穷二白,两眼一抹黑,温饱都成问题,缺乏科研文献,资料都查不到,连跟随国外的新科技都很难,还怎么敢奢谈创新呢
        所以说,对于这些研究人员来讲,这家小型的研究所很值得怀疑,搞不好运转一两年就关停了呢
        有人在心里琢磨“关就关了呗我签的又不是卖身契只要在这里干一年,赚1800大洋,就该心满意足了”
        。


  https://fozhidao.cc/book/1519/114249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idao.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ida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