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大唐医王 > 第二章 必须要做

第二章 必须要做


“这”
        趴在李元嘉的肩头看完了皇帝的来信之后,房奉珠顿时就瞪大了眼睛,一双水汪汪的眸子中闪烁起了惊讶的神采。
        刚刚李元嘉把书信拿了回来,让房奉珠看完了其中的内容。而对于已经默认了自家大王这辈子只能安安稳稳做个闲王的王妃来说,信中的内容自然是一波不小的冲击。
        所以很没有形象的咽了口口水之后,房奉珠低声道“大王,这陛下是想让您筹建翻车工坊在天下各道”
        “哈哈,你不是都看了么就是这个意思”
        咧嘴一笑,李元嘉很是开心的点了点头。
        说实话,他也没想到李世民会突然来这么一封信,虽然其中只是探寻一下李元嘉的意思,并没有直接的下令让他去做,但是意图已经很明显了。
        这个事情,太让他意外了
        虽说大唐没有明文规定亲王们不能干政,甚至于有几位还颇有政名,但是说白了都是在各自担任刺史的州内做好分内之事而已。
        而且大唐确实给李元嘉和他的每个兄弟都配备了一套文官,帮助他们来管理自己的领地,但是如果亲王们一心只想过安静日子的话,人家也不会管你。
        像李元嘉这样没什么雄心壮志的,没有人会强求什么。
        所以在历史上,李世民的兄弟们除了两三个特别的,比如说名声恶臭的李元婴,还有因为参与太子谋反而被赐死的李元昌之外,并没有什么特别值得注意的人物
        好吧,扯远了。
        李世民突如其来的这封信,让李元嘉很是开心。
        当然了,他不是因为受到了皇帝的重视,那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果让他来建设更多的翻车工坊,岂不是有理由来推广阿拉伯数字和流水线作业了
        就算这流水线粗糙的让人不忍目睹,终究也是流水线啊
        就在李元嘉笑眯眯的时候,房奉珠摇了摇下嘴唇,低声问道“大王,您打算答应陛下吗”
        “哈哈,当然为什么不答应”
        深吸了一口气,李元嘉用力的点了点头“正好我还想着怎么和陛下开口,让他允我在咳咳,哈哈,这个事情对我大唐有极大的好处,必须要做”
        犹豫了一下,李元嘉把他想在高昌国种棉花的事情给咽了回去。
        说实话,虽然有了把高昌变成大唐棉花种植基地的打算,但是具体该如何和皇帝李世民提这件事情,或者说如何去说服这位皇帝,李元嘉心里还是没谱的。
        还是那句话,时代不同。
        为什么李元嘉在贞观年间就能找到棉花的种子,但是要等到几百年后,朱元璋要在全国强行推广棉花的种植
        说实话,李元嘉一直都想不太明白。
        不过自从他种了一百亩棉花,并且坚持了几年之后,大概也算是稍微明白了那么一点一个是棉花的产量问题,另一个的话,则是和人口有关了。
        唐代的棉花,产量确实不怎么高。
        虽然李元嘉也不知道一千多年后的一亩地能产多少棉花,但是在贞观十二年,也就是去年的时候,一百亩土地将近三四千斤的“粗棉”,还是让他颇为失望。
        这年头没有暖气,房子的保温也差得很,冬天想要暖暖和和的睡觉的话,一床被子怎么也要十斤八斤的棉花吧也就是说,一亩地产的棉花放到这个时代,也就是两三床被子就差不多用光了
        这个投入产出比
        说白了,普通老百姓怎么可能用得起
        虽说现在地多人少,可是一来生产力实在是地下,曲辕犁才被李元嘉拿出来几年更别说没有化肥,各种农业技术和粮种也没有改良完成,大唐的老百姓想要吃饱饭依然不是那么容易。
        这种情况下,有多少人愿意花费力气去种用来做衣服的棉花反正现在的人口还不多,普通的麻衣也能凑活的过嘛。
        所以按照李元嘉的猜测,未来朱元璋逼着大家种棉花,一方面是因为占城稻的大规模种植,让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另一方面估计也是因为人口爆炸的缘故,丝绸肯定不够大家用的,就算加上传统的那些制衣材料也满足不了人们穿衣的需要。而这个时候,棉花自然而然就进入到了朱元璋的视线之中
        所以说
        “唯一的可能,还是小商人和小地主们了”
        得到这样一个结论之后,李元嘉的牙都有些疼了。
        指望大唐的权贵们喜欢上棉花,着实有点异想天开了。毕竟他们夏天有绸缎,冬天有丝绵,哪个不比棉衣舒服就算是想要彰显身份,晒个富什么的,还有从古至今都处在衣服材料金字塔顶端的皮裘,人家凭什么能看得上你这棉花
        所以想来想去,李元嘉能想到的就是商人和小地主,没别的可能。
        正是想到了这一点,他现在真是有点讨厌大唐的“开明”,虽说商人们的地位不高,比如说不准为官之类的,地位甚至还比不上来大唐的“外国人”瞧瞧人家突厥人在朝中有多少将军校尉
        但是从始至终,朝廷却从来不禁止他们穿绸缎衣服
        真正富有的商人们哪个穿不起绸缎和丝绵要是像汉朝那样不允许他们穿绸缎,这棉花不就好办了不管怎么说,总比麻布舒服吧
        琢磨来琢磨去,李元嘉觉得这是唯一的机会。
        大商人和大地主们有钱穿绫罗绸缎,但是普通的商人,还有普通的地主以及一些小地主呢他们有能力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但是绸缎对他们来说依然是太奢侈了。
        那么这个时候,棉布和棉衣就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只不过
        还是那句话,怎么说服大唐皇帝
        就算现在地多人少,可是在这个时代,统治者们眼中看到的永远是粮食,是可以让人们活命的东西。至于说穿的更舒服、更暖和什么的,那是次要问题
        所以韩王府的棉花田,一直都是一百亩,李元嘉不敢随意的增加。
        但是现在,机会来了。
        一旦大唐灭了高昌,日照充足,最适合种植棉花的一块土地就将纳入大唐的版图而这些新纳入的土地,李世民还会像中原腹地一样,不允许他们种棉花么
        有没有可能
        不用太多,几千亩、一万多亩的土地应该就够李元嘉折腾的了。
        只要有一个好的开始,让棉花这种东西进入到大唐中高层的视线之中,自然而然就能让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等到将来李元嘉把占城稻引入大唐,粮食产量慢慢的增长上去,棉花的好处
        他不相信,大唐的这些牛人们会看不到
        要真是那样的话,那李元嘉就彻底认了,干脆就直接种他那一百亩的棉花田,算是给子孙后代留点东西就好了
        今天收到皇帝的这封信,让李元嘉突然想起了棉花和高昌国,顿时就有了一个主意
        datangyiang0
        。


  https://fozhidaoxs.cc/book/3760/273211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i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i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