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穿越隋末当皇帝 > 第135章 中原增兵

第135章 中原增兵


杨正想了想,安排道:“去通知萧首相,陈吉盛和师长级别军官,下午两点举行军政会议。到时间商量一下。”

        “是,陛下。”窦子轩赶忙跑出去,通知其他人去了。

        杨正也是无奈摇了头,不禁的说道:“搞什么啊,真是的。我要想过去打你,长安现在都是我的了。”

        下午两点会议室

        众人听到陛下要举行军政会议的消息,午饭都没吃好,赶紧过来了。

        见到杨正坐在了座位上,众人赶紧行礼,“参加陛下(大帅)”

        “免礼,坐。”

        “行了,先让窦局长宣布一下最新的情报内容吧,这也是今天的主要议题。”

        “是,陛下。”窦子轩听到,赶忙站立喊道。

        “从中原得到军情消息,中原朝廷准备往边界处增兵。具体的是大将军柴绍率兵四万,驻守朔州。大将军徐世绩率兵四万驻守云中,将军牛进达到松洲防御吐蕃,李孝恭率兵一万,增援幽州,防备高句丽。另外还有一万人在恶阳岭对面,修筑城堡。”

        “陛下,现在我军兵强马壮,趁着敌军刚到,立足未稳,当先发制人。直击长安。”师长张伟听到中原增兵了,火气也上来了,立刻就要打过去。

        其他的将军一个个的,也是气势汹汹的,吵吵扰扰的要发兵。

        杨正看着他们,没有说话。

        不过参谋陈吉盛还是比较稳重,只是皱着眉头,没有说话。

        “请校长下令,末将率兵打下长安来。”几位将军见到杨正不说话,突然开始向杨正请命了。

        杨正掏了掏耳朵,慢悠悠的说道,“吵死了。谁不想开会的话,出去就行了。不要耽误议事。”

        众将一看陛下不高兴了,连忙请罪:“末将余浪,请陛下恕罪。”

        “坐下吧,好好听着。”

        “现在中原有多少军队放边疆了?”杨正问道。

        “加上这次增员的十万人,边境地区已经有三十余万人了。从灵州、朔州、云州、幽州一线,绵延数千里。”陈吉盛站起来,指着地图说道。

        “灵州那边府军三万人,威胁我军云中县,朔州八万人,云州八万人,这两个方向的威胁定襄以及马邑等地。幽州有八万人,防备高句丽。不过也可以越过长城,直击我军漠北地区。”

        “剩下还有十万左右的地方军队,负责城池治安和守备。”

        陈吉盛说完,众人感觉也有些棘手,防线拉的太长了,我军兵力虽强,但是却比较少,如果处处防御,那就意味着处处防不住。

        “再介绍下我军的情况。”杨正面无表情的说道。

        “是,陛下。今年我军扩编了第四师,现在漠北地区为第一、第四两个师。漠南有第二、三两个师。另外还有国民警卫队一个师,负责漠南各县军堡防守。每个师五千步兵,使用步枪,一万骑兵,装备精良。每个师一万五千人,共计七万五千人。”陈吉盛骄傲的说道。

        听到这,杨正笑了笑。陈吉盛确实挺谨慎的,汇报内容把自己的近卫军一个没说,看来关系撇的够清楚的。

        想到这,杨正看了看韩安。

        韩安接到信息,接着说道:“近卫军现有一万人,装备均为半自动步枪。女兵团有一千五百人,装备同样以半自动步枪为主。”

        将军们听到这里都兴奋起来了,半自动步枪他们都在近卫军军营里面使用过,一口气打出去十发子弹,只要几百人同时开枪,火力密度多少人都冲不过去。更何况近卫军还有班用机枪等火力。

        可以说,只用近卫军一个师,就可以打到长安了,也不知道陛下到底怎么想的,总呆在草原做什么。

        “炮团呢?训练怎么样了?”

        “回校长,炮团现有一千五百人。经过考核培训选拔,都可以进行火炮操作。甚至可以到各师炮连,担任教官。”郑明轩拍着胸脯说道。这两年来,炮团每个季度都从各个连队选拔知识比较好的士兵到炮团,加上大力度的,高强度的学习。

        可以说炮团是各部队,知识水平最高的一个了。

        当然,现在空军出来了,那边考试更严格,不过现在炮团的数学水平,还是可以和空军相比较一下的。

        “嗯,炮团你要好好训练。等过段时间,给你们几门新的炮,大的。”杨正也是知道炮团训练艰苦的,数学试卷就从这里拿了好多,每个月教员都写黑板上,然后考试。

        火炮也可以增加一些威力稍微大一些的了,75mm口径的,总感觉不是那么让人放心。

        听到又要有大炮入账,郑明轩高兴死了,赶忙行礼,说,“谢校长。”

        “你明天可以抽调一些人,去新城那里,去找赵剑营长,让他给抽调一些人,培训下你的士兵。主要是驾驶三轮车的。现在的炮,马拉的动,新的炮,马匹就不行了。要用车拉。”

        “是,校长。末将明日就派人过去,先行学习。”听到大炮都要用专门的车拉,郑团长更兴奋了。

        “陈参谋,赵剑那个营扩编多少了?”杨正问道。

        “回校长。现在有一千多人。其实那个车辆都比较好学,关键是维修,比较复杂,所以能够学会的一直不多。”

        “嗯,从各部队抽调一些过去吧,补足一个团的人数。成立辎重团,直属参谋部指挥。现在负责城池修建,打仗的时候负责粮草弹药运输补给。”杨正安排了下。两年时间,这么多人已经很好了。

        毕竟刚开始的时候,字都不认识几个。现在抽调的都是有文字基础的,哪怕照着书本学习,也快一些。更何况,后世的训练技工,可不舍得让他们这样拆车玩。

        “是,校长。末将半个月内抽调补充完毕。”

        “嗯,需要的车辆,这几天我会放过去的。包括炮团的。”杨正发现,这个三轮车确实比较不错,拉得多,重要的是还不容易坏,一年多了,很多车都正常,坏的也是换了几个零件就行了。

        “韩安韩彤,你们到时候也抽调一些人过去学习下。各种机器都要学会,以后用得着。”杨正又安排了近卫军过去学习车辆驾驶。

        “是,校长。那抽调多少人过去合适?”

        “各一个连吧。培训期半年,规矩按照赵团长那里的算。”

        “是,校长。”二人赶忙回答道。

        就知道,有事情陛下不会忘了近卫军的,现在都可以学习车辆了。以后说不定不用骑马了。

        “校长,我军现在的实力,集中兵力,可以消灭边境的周军队,为什么边界只放少量部队呢?”第三师师长赵奎忍不住的问道。

        在他看来,这么强的实力,横推过去都能赢,还等什么啊。

        会议室顿时安静下来了,杨正也没想到突然出个愣头青。

        是有原因的,但是原因,我可以和你说吗?

        一个朝代的建立,有很多忌讳。不能拖太久,拖太久了,很可能有才能的领头羊死了,到时候说不定完不成统一,比如说宋朝。

        可是也不能太快了,一个朝代建立太快了,也不是好事情。

        比如说历史上刘秀建立的汉朝,或者说李渊建立的唐朝,都是一路顺风顺水,所向无敌。

        打到哪里,哪里投降一片。

        虽然减少了损失,但是从统治的角度来说,绝对不是好事情。

        比如那么多的人投降,你总要安排职位。

        更重要的是你没有那么多的官员治理地方,只能把原有的利益集团请回来,让他们帮忙治理地方。

        让他们治理地方,就要给他们权利。

        这很容易造成权利失衡,也是唐中后期藩镇形成原因之一。

        当然,后世的某个朝代也是差不多,三年时间,统一了全国。

        可是确没有足够的官员治理,只能把原来的人请回来。

        这就让领导人误判了,国家权利已经被某些集团窃取,所以发动了全国性的百姓,进行反抗,后来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

        杨正当然知道这些情况,所以他在没有足够的忠心的官员之前,不会进军中原的。

        与其累死累活的统一了,官员还是原来的那些人,我还做那么辛苦干什么呢。

        可是这些都不能和别人说。


  https://fozhidaoxs.cc/book/47270352/6160421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i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i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