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玩明 > 第352章 纵横捭阖(十一)

第352章 纵横捭阖(十一)


   十万精兵,分南西北三路向明朝发动闪电战,进军速度之快,让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等地的军民来不及反应。

   就拿万磊主领的南路军来说,只是短短的两天时间,三万人马就跨过了黄河,兵临山东布政使司所在地——济南城下,城内数千守军还未反应过来,就被化装成明军的北平军给占领了城门,之后只是一阵混战,济南城就被攻占。

   由于山东境内刚刚经历朝军叛乱,山东半岛内十室九空,北平军只是留下几千兵力在济南驻镇,大军继续急速南下,越过衮州府,于四月十五日这一天,开抵徐州城下。

   徐州,是华东的门户,占领徐州,就打开了进入凤阳淮安扬州庐州等府的北大门。同时,徐州也是运河的北端口岸,明朝通过河运的大部分北运的军粮都存于此,占领了徐州,就是端掉北方明军的饭碗。

   正是由于徐州是运河的北咽喉,城内留有四万守军,还有一位大将在坐镇,这个人就是盛庸,他已经从南逃的一些地主官僚的口中得知北平军大举南下的消息,所以日夜不停地安排士兵加固城池,操练战法以备战。

   就是因为盛庸的抵抗,一路横行无阻的北平军被挡在了徐州城外,先锋部队一时间无法顺利突破城防,只能等后续大军前来。先锋队只等了两天,四月十七,万磊带领的主力部队也开抵徐州城外。

   而万磊之所以来得慢了两天,是因为要安抚山东的百姓。要知道,新占区的治安一般都比较糟糕的,虽说北平军没有多少杀戮,比较得人心,不过一些无法无天的人是会趁着战乱之机,落草为冦,劫掠百姓,如果不加以震慑,就会留下后顾之忧。

   不过,北平军只有十万兵力,就算是全部用来维稳,也是控制不了多少地方的,而且还会严重地影响进军的速度。所以,北平军正规军出征之时,北平城内三十来万民兵也分成三路,随后策应,负责维持治安,万磊就是要等民兵到来接手了防务,才好带主力继续南下。

   “先生,坐镇徐州的是盛庸,手下有三万人,加上临时征发的百姓,合起来最多有六万人。这个家伙不识时务,屡次劝降都不肯听,还说什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要与城池共存亡。”先锋军军长李承坤有些生气地说道。

   “他想守城,那就让他守。分出一万人马,在城外看着,剩下的全部绕过徐州,突袭凤阳。我就不信,我们把朱家祖陵给占了,他们能坐得住。”万磊淡然道。

   “先生此计大妙,属下也有此意。而耿璇部数万人马正在扬州一带,我们入取明中都凤阳,他们更是不敢坐视,到时候一举歼灭了他们,两淮就全无阻挡。”李承坤笑道。

   不得不说,朱元璋是一个小农意识极强,乡土观念极重的人,他继位称帝之后,不但追封三代,还给父辈和祖辈修了豪华的皇陵,甚至还在老家凤阳修了一座极为奢侈的都城,是为中都。

   本来,朱元璋还想迁都凤阳的,不过由于各种原因,最终没有实现。而中都是朱家祖坟所在地,地位依旧十分重要,如果中都被占,祖坟被刨,那建文帝非得吐血不可。

   万磊也正是看准了这一点,带兵南下凤阳,把中都当成一个点,用以围点打援,而建文帝是不会置中都于不顾的,定会下令镇守在徐州和扬州的明军来救,到时候北平军以逸待劳,定能一举击溃淮河沿岸的抵抗力量。

   说干就干,四月十七日夜,万磊留下一支万人队在徐州城外充为疑兵,亲自带两万人马绕过徐州,趁夜向中都逼近。其实,北平军连日奔波,也有些疲劳,不过这些都是久战之士,这点强度的进军速度对他们而言不过是毛毛雨。

   就在万磊筹划着围点打援的大计之时,赵全节带领的西路军也是一路横行无阻,连克真定顺德大名开封河南等府,占据了山西和河南大部,兵锋直指湖广。

   而周天寿所部也不甘落后,从山西大同一路南下,克大同,取太原,下平阳,过河进延安,连取庆阳平凉等府,现已陈兵于西安城下。

   由于西安是汉唐古都,明朝建立之后又扩建了城池,城高墙厚,一时间还真难以攻克,周天寿一面派人劝降,一面等后续的炮兵部队。等火炮一到,再厚实的城墙也只有被轰开的份,所以他也不急。

   三路大军都提前取得了预定的战果,捷报飞传,北平行省的军民人人兴高彩烈,很多人自发地加入民兵队之中,随军出征,充为后援。

   北平军捷报迭传,明朝廷那边战败和求救的急报却如雪片一般飘飞。不过长江东段已经被第一舰队占据,明朝根本就无法派兵北上支援,甚至于军报的传递也因为要绕行而延误,朝廷往往刚收到求救的军报,还没来得及发兵,就又收到了战败的军报,总之全无应急之策。

   当然,明朝廷也不是全无作为,建文帝一收到北平军大举南犯的军情,就依从方孝孺的建议,下诏号召天下百姓勤王事,不过江南江北都没几个人响应,北方的很多百姓甚至是北平军还未到,就开城请降了。

   其实,这不能只怪明朝廷不得人心,实在是因为北平军的战前宣传做的好,所谓兵马未到舆论先行,在年初万磊就下令精忠卫四出,并大造舆论,把北平行省的生少夸得像天堂一般,把明朝说得像地狱一样,小百姓只求能过好日子,谁跟明朝讲忠义啊。

   除了重点收拢小百姓的民心之外,万磊也没有像其他匪军一样搞杀富济贫,甚至还下了《约法三章》,不但不取百姓分毫,也不打击地主富民,那些投诚的明朝官史依旧照用不误,只是找一些为非作歹,民怨太大的恶霸杀掉,以平民愤。

   如此一来,不管是平头百姓也好,地主士绅也罢,对北平军并不抵制,那些不得志的地方官们,甚至还对北平军无任欢迎,真正为明朝死节的,除了各地的藩王勋贵之外,也就剩下一些死脑筋的腐儒,这些小杂鱼根本就挡不住北平军的滚滚洪流。

   当然,北平军对朱姓藩王是不会客气的,被分封到北方的藩王秦王周王肃王等好几位,这些家伙一般都是拼死顽抗,北平军一攻破王府,就直接把他们捉起来杀掉,抄家所得分给附近的百姓,并把这些皇亲国戚给关起来,以后运到海外去流放。

   一时间,北方各地兴起了一片杀王热潮,人人欢呼雀悦,毕竟明朝宗室靠吸民脂民膏为生,平时又不知检点,时常为祸地方,实在是不得人心。小百姓的生活本就贫苦,自然仇富,特别是这些为富不仁的家伙,杀了就是大快人心。

   地方被占,宗室被杀,建文帝又气又急,天天开早朝午朝晚朝,不是大骂北平军阴险奸恶,就是痛骂廷臣庸碌无能,廷臣们皆不敢出一言。从北平军大举兴兵扩张到现在已经十来天过去了,朝廷还是拿不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御敌方案。

   四月十九,江北传来一个更猛的消息,北平军一部已经杀到凤阳,凤阳府知府及以下官史尽皆投降,中都留守司正留守汤醴统凤阳卫、凤阳中卫、凤阳右卫、皇陵卫、留守左卫、留守中卫等卫所数万士兵投降。

   汤醴,是信国公汤和的儿子,因为未能袭爵,而且又不受重用,对明朝自然没有多少感情,北平军一来他就带着人马开中都城门投降了。这倒也省掉了万磊很多事,他直接带兵入驻中都,坐等来救中都的明军。

   中都陷落的消息传中,最急的是盛庸,因为北平军是从徐州过去的,他作为徐州镇守,自然难辞其咎,如果把中都给夺回来,如果朱家祖坟有失,他就算是守住了徐州,也是有罪之臣,这辈子就别想在明朝混了,所以他二话不说就带着四万明军离开了徐州城,火速来救中都。

   火急火燎的不只是盛庸,耿璇也慌了手脚。他这个扫北军大将军总兵官,非但没把北平军给扫掉,还被人家追在屁股后面横扫,也是难辞其咎的。虽说他是奉命回京勤王,不过这个时候坐视中都沦陷而不救,事后追究起来,他也落不了好去。

   本来就火急火燎地从北平行省往回赶,现在又要火急火燎地从扬州赶去中都救援,十数日里来回奔波两千日地,就算是精兵,也得累垮了,士兵们多有怨言,士气也是直线下降。

   不过,能不能重夺回中都,那是能力问题;去不去救援,那就是态度的问题,耿璇虽然是建文帝的姐夫,却也不敢消极避战。明知道此去十有八九无法成功,他还得硬着头皮去救,没办法,因为那是中都,跟朱家祖坟比起来,几十万军队都填上不算什么,就连他这个皇亲国戚也不算什么。

   

   

   


  https://fozhidao.cc/book/65928213/5757705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idao.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ida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