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漂亮原配在六零搞钱 > 第14章 第14章

第14章 第14章


14

        家长也爽快:“给我称一下,我要那条大点的。”

        “好勒!”松瑜非常利落地把刚从旁边店铺借的杠杆秤,把鳝鱼的嘴巴放在称勾上,她以前跟从外婆学过中医,还没认识全草药之前,她就很熟稔地用这种传统的称称重药材了。

        “炸物是3元,鳝鱼刚好3斤,就是2元6毛4分,鳝鱼算您2元6毛。一共5元6毛。”

        家长见她挺豪爽的,减了这么多。

        掏出钱,给了松瑜6元,“不用找。”

        茅海雨只见过1元,还没见过5元长什么样,只见纸币是淡淡的褐棕色的,正面印着一群小人的景象。纸币比较小张。她长大后才知道纸币上的一群小人是各民·族大团结的景象。也是小小的、很多人的远景被印在钱币中央。

        等家长走了后,松瑜没见过市面地比对了一下她从小储存罐带出来的浅淡橙红色5元大团结。

        2张5元钱币,图案都是大团结,居然分别是深棕色和橙红色。

        如果不是她外公退休后收集纸币,她还以为这收取客人的深棕色5元是假·币。

        因为国内在刚成立的时候出了第一套钱币,可是面额太大不好流通。后来在1955年和1962年出了第二套钱币。55年那套是老·大哥白毛子国帮忙出的,5元出的是大团结、颜色是橙红色的。国家怕白毛子和岛省搞破坏,又在62年新增了图案基本一样的也是大团结,但加了不少暗印,颜色不再是橙红色,而是改成深棕色的5元钱币。

        这两版都是国内第二套钱币。只不过在发行第二版本不同色的钱币那几年,白毛子帮忙出的橙红色5元应该被银行回收兑换回去,可也有一些的还在市面流通,也属正常现象。

        海雨望着这2张不一样的钱币,一红一棕。要是她学过阿拉伯数字和文字,一定会问起“婶婶为什么这2张5元钱颜色不一样?”

        松瑜欢天喜地地收下了客人付的6元。一把高兴,抱起了海雨:“我海雨真棒!多亏你刚才勇敢去让那个小胖子哥哥试吃,我们今天才做成了这个大生意!”

        松瑜平时思考琢磨是独立的,情感却是外放的。

        松瑜身材高挑,抱起5岁还瘦叽叽的她简直是轻轻松松的事情。

        茅海雨脸颊上糊了一层口水,来自松瑜的。她不好意思地咧着嘴,身上贴着婶婶的体温,感觉到以前在乡间少有过这种的快乐。

        或许,这就是赚钱的魅力了。

        旁边卖山核桃的老头,一天都没有怎么开张,每个人凑近一问,一听价格这么贵,赶紧走快两步离开摊位。

        望见这对母女做成了一笔巨款,山核桃老头不由冷哼一声:“穷嘚瑟。”

        说话怪难听的。松瑜知道他在嫉妒,没有搭理他。海雨还沉浸在快乐里没有听清老头的酸话。

        海雨继续守着摊位,热情地喊着新改的吆喝词。看到大街上跑过了几个小孩,年龄与她相仿,可不同的是,他们手里都拿着一根东西。

        海雨好奇地看着他们手里拿着的小长棒,他们还时不时舔动,那东西就像是宝贝一样的美味。

        她看得目不转睛的。

        松瑜看到这一幕:“叔,你帮我看着摊位,我过会儿回来。很快的。”

        不等山核桃商贩答应没答应,抱起海雨,走到一家有自制冰柜的摊位前:“叔,都有什么口味的冰棍?”

        海雨手扶在了松瑜的脖子上,也跟着松瑜低头看:那是个四方形的小木箱,上面放了一条厚白布,掀开白布,木箱里面冒出一点白气。

        只见木箱放了不少冰棍,冰棍外面的那根木棍就倒插地展现在她们面前。

        木箱里的冰棍不多,因为不及时卖掉的话,就会融掉。

        那位大叔笑了:“哪还有什么口味的,就一种,白糖味的!”

        “给我来一根。”

        “好勒,5分钱。”

        松瑜还以为是5分钱两根冰棍。这县城的东西不便宜啊。还好她的炸物价格设计得还算合理。她很爽利地付了钱。大叔从里面挑出来一根冰棍,松瑜挑剔地道:“我不要掉渣的。”

        那个冰棍商贩重新又给她找了一根冻得完整的,还一边道:“我跟你说,好几个县城就我这一家卖冰棍的。”

        冰棍递上,只见那是透明似白霜色,形状是长圆棍,下面有一个细长扁木柄,方便拿着。海雨伸手去接,放在嘴边,露出了牙齿,结实地咬了一口。

        这一下,没把她的牙齿冻崩坏。

        “啊,”

        海雨第一次吃冰棍,她也形容不出是什么感觉。像是冰棍长了牙齿,还反咬了她一口。但是没几秒后,舌头就传来了一点凉丝丝和白糖味的清甜。

        松瑜被逗笑,海雨见她婶婶在阳光下,明眸皓齿,光彩动人的,稍稍看呆了一下。她告诉海雨:“冰棍不是咬的,不过你咬也可以,小心冻牙齿!”

        冰棍的商贩也不由被眼前的农村妇女的外表惊得一愣,又递上来一根冰棍:“妹儿,请你的,不要钱。”

        松瑜受之坦荡地接过。

        回到摊位,在婶婶怀里的海雨说:“婶婶,回去的时候能不能买1根带回去给弟弟?”

        松瑜把她放在摊位边的竹篓,贴心地问她:“你想着弟弟,弟弟有没有想你呀?”

        这下海雨有些想不明白。不过她还小,松瑜再解释说:“你带回去,冰棍早融化了。”

        “什么是融化?”

        “看,你这冰棍淌着水,你要是不在几分钟里把它吃完,它等会儿就化成水了。”松瑜拿着一根冰棍,她不用尝,也知道这冰棍无非是兑了一点白糖的凉白开,再冻起来的。

        她走到山核桃摊位前,笑意动人:“叔,请你吃的。”冰棍一递,配合着她大方落落的长相,简直是在世仙姑。

        山核桃老头也不由看得走眼,将信将疑,也不由自主接过来,和海雨同步地啃着冰棍,不过老头显然有吃过冰棍的经验,没冻着牙。

        “为什么会变成水?”海雨终于发现原来冰棍是要像那些小孩一样舔着吃,这样才不会冻牙。

        “水在0度以下是冰,0度到100度内是液态,也就是水,100度以上就成了气态,就变成水蒸气了。”

        “婶婶,你说的这些我听不懂。”和醒来后的松瑜相处了几天,海雨和她说话也越来越多,变得不再羞涩了。

        “没事的,你聪明,你上学就会懂了。”

        山核桃老头在旁边两三口就吃完了冰棍,也支起了耳朵地听。“还能说得出来是气液固态,这女人有上过几天学啊。”他心里琢磨着。

        这时,松瑜走到他面前:“叔,我看,不如你把山核桃给我,我帮你卖出去。要是有剩的,再拿回来给你。你现在是卖1块6一斤,你就1块2卖我。”

        山核桃老头一听这价格:“1块2,凭什么?”

        “您看您这一天有卖出去多少么,叔。你先给我5斤,我下午卖出去给你看看。”刚才家长这个大客户解决了她大部分的炸物,这下她下午可有时间挣另外的钱了。

        “白给你?谁干。”

        知道他说话冲,松瑜没在意,她说:“5斤山核桃,我花6元买。要是下午我还卖剩了,就回来退你,你再退剩下的钱给我,行不?不着急,叔你慢慢算。”

        这个女人,说话又自大又自信的。

        老头还真的算起来。

        1块2一斤,对他来说还是有一点利润空间的。可他这一周都还没卖出去5斤。这个女人一下午真能卖出去5斤?

        可1块2,真有点犯难。他一贯卖1块6一斤,以前他还卖1块8呢。

        快到中午,周六没休息的职工刚巧下班,街上的人也多了一些。

        在1995年5月1日以前,无论是上班还是上学,国内一周只放一天假,不像现在是双休。

        后来还是效仿西方,改成每周5天工作制,周末放假,提高了不少职员的上班效率。

        老头一琢磨,他看看这个女人是吹牛,还是有真本事。他倒要看她是怎么卖出去。

        “成交!”

        “叔你和我一块把这5斤山核桃都剥壳。”

        “你刚可没提剥壳的事。”老头着急。

        “叔,你闲着也是闲着。你要是想看我到底是怎么卖出去的,快,先剥壳。你就能马上看到了。”松瑜早猜透这老头心里想什么。

        老头感觉被耍了似,可还是心甘情愿地和这对母女一起剥壳。

        老头收下了松瑜交的6元,给了5斤的剥好壳的山核桃给她。

        剥了壳的山核桃,显得更少了。净核桃仁连3斤半都不够。

        松瑜去副粮食店买了2斤甜红枣,2斤葵瓜子仁,1斤桂圆干。又免费问卖家要了几张油纸。一共花了1块8。

        松瑜借着店家的剪刀把油纸裁好,带着这些货物回到了摊位。

        山核桃老头还在剥壳中,看着这个村妇又买回来这么多干货,不由傻眼:“你还带回来这么多干货干什么?”

        不解的同样还有海雨。

        松瑜利索地把刚才裁好的油纸,折成了一个纸袋。“来,海雨和婶婶一起,把这些分到油纸袋去。”

        于是,山核桃仁,桂圆干,葵瓜子仁,甜红枣分别地放进了这个油纸袋里。

        成了六十年代版本的“每日坚果”,只不过坚果含量只有核桃仁和瓜子仁,又换了一点国内营养补品红枣和桂圆。


  https://fozhidaoxs.cc/book/98685094/6474613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i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idaoxs.cc